服務熱線: 400-110-9145 周一到周五,8:30-17:30

          智能門鎖“大亂斗”,為何是互聯網大廠輕松出線?

             日期:2022-03-02     瀏覽:0    評論:0    
          核心提示:2017年,小米低調開啟了一項新業務智能門鎖。在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中,這是一個傳統制造企業主導的產業?! ?年后,小米出現在
         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2017年,小米低調開啟了一項新業務——智能門鎖。在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中,這是一個傳統制造企業主導的產業。
            4年后,小米出現在國內智能門鎖線上銷量TOP10榜單,業績已超過TOP6-10的總和,將排名第二的傳統鎖具品牌凱迪仕遠遠甩在身后。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實際上當年入局的新玩家并不只有小米,在這份TOP10榜單中,互聯網廠商占據了半壁江山。盡管目前傳統企業仍是行業主導,但縱觀各類數據,新玩家的力量已不容小覷。
            短短幾年,互聯網大廠憑什么躋身行業前十?因為AIoT。
            根據旭日大數據的行業調研報告,AIoT將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科技,而智能門鎖會是該領域的重要入口。大廠的生意經根本不是做門鎖,而是搶占流量池,自然肯下本、不惜資源砸。
            隨著技術不斷革新,從最開始的密碼、手機開鎖,到指紋、虹膜識別,再到人臉技術以及網絡接入,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加成。技術加法打造下,智能門鎖的功能、性能發生了顛覆性變化,近幾年將研發重點紛紛轉入AI領域的互聯網大廠,也由此拾階而上,捕捉到了新商機。
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其實無論開鎖方式如何變化,智能門鎖與傳統門鎖的核心區別仍在于是否聯網,這一點,大廠口碑自然好遷移到這一硬件,并無跨界太大的違和感。
            新型智能門鎖,不僅集藍牙、密碼技術于一體,還能夠通過智能手機遠程控制門鎖,添加手機通知和報警功能。除了相對傳統的硬件電路技術,AI加物聯網技術是創新關鍵。
            相關研究文章中曾提到,智能門鎖在不斷升級過程中已出現系統級的需求,包括端到云到端的全流程方案等核心訴求,而傳統制造企業大多在這一領域存在短板。
            另一個核心技術問題——網絡安全,也是智能門鎖聯網面對的挑戰之一。如何保護用戶的數據信息、消費者的個人隱私,互聯網大廠顯然比傳統鎖具企業更有經驗。
            智能門鎖并不是家居設備中一個孤立的存在,未來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是打造整體生態,消費者勢必會更多考慮智能門鎖與整體智能家居生態的契合、與更多生活場景的互聯。
            類似小米這樣的企業,本身就擁有打造全套智能家居生活場景體系的優勢,毋庸置疑這也是傳統鎖企的短板。以top10排名第二的凱迪仕為例,成立以來產品形態一直較為單一,自身并沒有形成智能家居生態體系。雖然目前已加入華為生態系統,但由于所占份額相對較少,在這場新老玩家的混戰中實難占優。
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智能門鎖的生產還涉及到產業鏈的上下游,除鎖體、鎖芯、面板等機械器件,還包括包括芯片、指紋識別軟件、通訊模塊WIFI、藍牙、Zigbee、NFC、NB-IoT、LoRa等。
            手握巨額資本、占據流量渠道的互聯網企業不僅早已在芯片領域布局,在定制和釆購其它上游核心零部件時,也更具規模優勢,從而解決了智能門鎖大規模應用的最大難題——高成本、高價格。
            事實證明,隨著小米等互聯網企業入局,智能門鎖產品價格底線被不斷刷新。
            以往主流智能門鎖售價多在2000元左右,凱迪仕一些高端產品甚至超過3000元。而小米則將其爆款產品定在1000元左右,360、TCL等巨頭更是將價格拉低到百元級別。如此巨大的價格差,在互聯網企業的主戰場——電商平臺的數次營銷活動中還在被不斷拉大,迫使傳統玩家不得不降價來應對沖擊。
            從消費者畫像角度來看,智能門鎖的用戶更為年輕化,年輕一代的線上消費習慣、對小米、華為等品牌的熟悉度和認可度,也讓新玩家們的線上運營渠道更加順暢。盡管老牌鎖具企業如凱迪仕等,多年來已打造了成熟的線下渠道,互聯網巨頭們依然能夠憑借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知名度,迅速縮小與凱迪仕在渠道上的差距。
           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短短幾年時間里,互聯網新玩家能對這個傳統的制造行業造成如此強烈的沖擊。
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然而盡管互聯網資本紛紛下場,并不意味著新玩家穩操勝券。
            互聯網大廠目前仍在以慣有的“引流+擴張”套路來探索這一新行業,但智能門鎖終究不是網紅餐飲,它關系著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。人們不會僅僅因為新鮮感、好奇心或是朋友圈的一張打卡照片就買單,這是一個需要完全依靠技術創新、質量保障和完善服務來打造品牌的行業。
            因此,判斷傳統玩家是否會重蹈覆轍,成為下一個“諾基亞”還為時尚早,但可以確定的是,在這一行業,只有真正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的企業,才能提升品牌與消費者黏性,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,也才會成為智能門鎖界的“蘋果”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打賞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更多>同類資訊
          0相關評論

          推薦圖文
    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    點擊排行

          掃描登錄手機版!

          關注微信平臺!
         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